中午要出去吃饭,实在想不出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平时有外地的朋友过来,一般都会带他们到买买音、小老板等店尝大理本地菜,而自己想要吃饭的时候根本都是六神无主。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假若单位没有食堂,而家里又没有人给你做饭的话,午饭吃什么绝对是一个考验智商的问题。在单位工作已经好多年了,附近的饭馆基本也吃了个遍,大的小的都尝了鲜,谈不上哪家好吃,也不记得哪家不好。更何况,餐饮这个行业是极其特殊的,众口难调,而更多的时候只不过是口味的习惯问题而已,本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后来,突然想起单位附近前段时间新开的一这海鲜火锅店。之前曾去吃过一次,态度极其不好,在美团上给了非常苛刻的差评。想去看看,那些评价到底有没有用。于是,便去了那家。
时至正午,气候本热,店里没有客户,我们成了唯一的客人。在席间,老板过来攀谈,其大意也不过就是问一些是否合口味,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话。我都直言不讳的进行了回答。在老板问是否是第一次来的时候。我把之前曾经来过的情况和他说了,便把当时的评价也全盘告诉他。他恍然大悟说原来那个评价是我评的。后来,便一再道歉,也感谢我给他指出的不足。而我也则对他直言,新开的店最重要的是服务,口味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而服务是第一印象,差了就不会再来。我也明确的告诉他,我这一次来其实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改观。老板的道歉与诚意让我吃惊,但这毕竟是好事。
年届而立之年,已深谙忠言逆耳的真理。许多时候,能真正指出自己缺点的人才是真正关心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只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情冷漠,能真天指出别人的缺点的人已越来越少。与之相伴生的现象则是,越来越多的人目空一切、心高气傲、妄自尊大,也就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喧嚣浮躁。
有些人,表现上标榜自己谦虚学习,能虚心接受别人批评意见。而其实际情况却不过是一个王婆卖瓜的自我吹擂罢了,其能如此做作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别人不会提批评意见为前提。于是乎,既然没有人会提批评意见,那么我虚心接受别人批评便成了伪命题。
前段时间,受别人邀请加入了一个名为“铜川文学”的微信群。群里的人大多是文学爱好者,大多是铜川当地人,用他们的话说,他们那是路遥的家乡,是《平凡世界》的原型地,他们要肩负着振兴铜川文学的使命。理想大则大矣,不过终究也算得上是好事,志气和目标是当下年轻人最容易缺失的东西。群里有很多年轻人,或许他们的年龄不是很年轻,但是他们对于文学来说仍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很活跃,有许多也很谦虚,进群就会自我介绍是文学新手,前来学习的。群里有一位很喜欢古诗写作的人,几乎每天都要有五言诗或七言诗发到群里,发后会附上一句请大家指教。
或许是没有作品或是自谦的原因,其他人很少在群里发表作品。于是,能看的作品也此君所发的古诗了。此君的作品发在群里后,每一次都会博得一片赞声,回复大多都是“写得好”、“真是妙”、“值得学”之类的话语。但却从来没有人说过好在哪?妙在何处?该学什么?每一次铺天盖地的赞扬声大大增加了此君的自信心,此君也是穷尽心思的不停创作,有时候甚至达到一天五六首诗,也就能博得五六次赞美之声了。此君的诗,我几乎每篇都会细读,反正闲来无事。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年轻人有这样的激情是件好事,应该鼓励。可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我发现苗头有些偏了。每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收到赞誉声,那是别人对自己成果的认可。可是,不可能每一件作品都会如此,毕竟学术有专业,而水平也有高下,再说了,许多东西是没有捷径的,得靠时间的沉淀才行。我刚开始接触写作的时候,也是这个心态,那时候QQ有个城市达人,有许多爱好者都会在那里进行交流。而我的多篇作品曾作为优秀作品被多次推送到达人主页,也因此吸引了许多共同的爱好者和粉丝。那时候,我也已自己的作品上了达人首页而沾沾自喜。而如今,我再回头去看那时候的作品,连我自己都感到羞愧,那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好作品,至少现在的我是不能满意的。还好,那时候我还听得进别人给我的意见,还好那时候还有人给我意见。
我一直关注着此君的作品,随着时日增长,作品数量已越来越多,可是质量却不曾见长。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迂腐的人,我不谙圆滑与变通,因为我自己内心有一个美与丑的标准。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自己标准的底限,对与别人标准,我无法反对,但我可以做到不迎合。打个比方,如果和同事领导在一起,领导唱一首歌,唱得惊天动地,鬼哭神嚎,觉悟高的同志可能就会说“领导这嗓音实在是入错行了,不当歌唱家实在是中国艺术界的损失”之云云,其肉麻程度可让人浑身鸡皮疙瘩乱掉。我是不愿意做如此阿谀奉承之事的,我没那个拍马屁的本事,我无法那么赤裸裸的违背自己的良知与底限。如若唱得一般,至少还可以的话我会说一句唱得挺好,但若实在唱得五音不全的话,我对那些别人的赞美便只能“呵呵”一笑置之,你拍你的,我不拆你台,但至少可以不迎合你。
说那那么多,只不过想要证明说自己对美与丑有自己内心的界定。出于尊重和鼓励,对于一般的,我可以说“挺可以,值得继续努力”;但对于一塌糊涂的东西,我无法昧着自己的良知去称赞它,我能做的只能是顶多不批评你而已。就像此君在群里所发的诗,作为新手作品,值得鼓励。但鼓励规鼓励,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价值实在不高,甚至是错误百出。看着此君后来在网友的一片赞美声中开始飘飘然,不思进取反而满足于虚妄的赞美之声,整日卖弄几句古诗,诗不成诗,文不成文。
此君之文,似是随性而出,写诗全不讲押韵之规则,更不管平仄对应的关系。于是,有些诗读起来平淡如水,毫无抑扬顿挫之感,有些诗则是拗口难读,全失去了诗的美感。此君还好写宋词,时不时整出个《卜算子》、《蝶恋花》之类的词牌名,乍一看感觉瞬间高大上了,忽悠一下普通观念是绰绰有余了,但是遇上稍微专业一点的人来说,这就有点自取其辱的味道了。众所周知,宋词最讲究严格的平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格律问题。同词牌名不仅字数要对应,平仄关系也不能乱,其中某一项乱了就不是那个词牌名了,偏偏此君只在乎字数对应关系,而不管平仄,这实在不能称之为词。如果写的是现代诗,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但你写的是古诗词,那么这些就是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
有一日,此君又出一新作,网友纷纷送上赞美之词。经一番深思熟虑后,我评了一句:“写得可以,尤其是某些古字词运用上可见功底,但建议注意韵和律。”此话一出,似是引出轩然大波,此君每次发文之后只收赞誉,从未有建议之声。换一种说法,我这是不按常理出牌啊,不是都应该赞誉吗?为何我会有建议。此君便问“押韵一事是否有强制规定?”群里另一个人回到:“没有,但是约定俗成。”群里另外一些人可能是此君的忠实拥泵便开始说话支持此君,说的大底都是“没有强制规定,不必遵守”、“要创新”等等之类非常不专业的话。我便继续回道:“古诗词之美,其一方面便在于对称、押韵和平仄关系上,这些诗词读来使人朗朗上口,使听而不忘。若要写好古诗词,押韵和格律是绕不过的话题。”此君听后,似乎有些恼羞成怒。抛出一句“公子所言甚是,那请问是否有凭据,请公子也将自己的大作示出来让大家开开眼,学习学习……”我一听这酸溜溜的回答,瞬间觉得无望,本是想着善意的提醒别人,未想遇到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说实话,若要真写几句古诗,不敢言多好,但决不会比此君差,至少押韵和格律上不会出大问题。章太炎讲国学时就曾强调过:“有韵为诗,无韵为文”,这点常识都不懂,何谈作诗?而群里其他人的反应也让人感到惋惜,那感觉就是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可是,你怎么知道批评你的人就真不行呢?
于是,退群做罢。我一坚信,听不进别人劝告的人是难以成大气的。独断专行要么产生暴君,让历史不容;要么产生失败者,与自身不忍。李世民正因为能听魏征之流的强谏,方能成就大唐帝国。而我等一介平民,本无过人天赋,又无万贯家资,更无王候之出身,凭何目空一切,不接受别人之敦敦教诲?
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面镜子,照出美与丑。没有这面镜子的人,看到的世界要么全是美的,要么全是丑,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