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母校

我离开了。我相信我仍然还会再回这个地方,不止一次的回来。虽然,这的牌匾已换了人,虽然这的景象早已萧条破败,虽然这的改变让人痛心疾首。然,这终究曾是我的母校,曾是我大学四年度过的地方。这,曾是云南师范大学龙泉路校区。

昆明这座城市曾经给过我许多许多的记忆,我对于这座城市曾有有许多喜,也曾有过很多恨。到如今,一切皆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去,再激烈的心也能在时间的安抚下平静下来。是以,昆明于我而言,不过是一座省会的城市罢了,别无其它。

前日刚到昆明,路途堵车之苦不再赘言,因为内心早已接受了这种习惯,无论是昆明到大理还是大理到昆明,只要是我乘坐的车,几乎没有一次不堵的。任何事情,只要习惯了就好解释了,也就处之泰然了。倒是那夜的雨,吓得气势磅礴,甚是吓人。如果说这是昆明欢迎我的阵势,那么这阵势明显是带有极其严重的挑衅意味了。三更天时,巨大的霹雳声乍起,声音如帛裂在耳边,气势如丘峦崩摧。从梦中惊醒,然后便是一声高过一声的雷声,一次白过一次的闪电,有好多次我都怀疑那闪电,那雷声就是打在这酒店之上的。声之巨大我平生之未见,分不清是声音震动还是因为惊吓,几乎让人肝胆俱烈。是以,一夜无眠。

我倒更愿意将其理解为这是一次迎面而来的下马威。

第二日午后便已无事,想到曾经的母校又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踏足,便搭车前往。离校已近十年,关不多一两的时间总会去一次,也算是一次次见证的我毕业后它的变迁和沦落。

门头上的门匾早已换成“云南财经大学”了,也不是第一次看见这门匾了,办是每次再见,内心总有些凄凉。曾经就读了四年的学校就这样更换了门庭,每次回来都有些游子回家却再找不到家的感觉,惶惶如丧家之犬。

再回母校

云南师范大学龙泉路校区旧址

门庭的改变,之前已有,而今时的改变,亦是不少。上学时情侣最喜欢约会的小竹林已完全没了踪迹,代之的是一幢高大的宿舍楼,这是近一年的事情,记得上次回来,小竹林还在。而现在,一切皆是改头换面,连旁边的小湖也不剩半点。当年的“月上竹梢头,人约湖塘边”,如今再难觅得半丝影踪,只有回忆还能提醒自己,这个地方曾经竹林苍翠,情侣如织。

艺术楼前的树木又长大了一些,看上去更加葱郁葳蕤,草地却已不似之前那般平整,到处可见因践踏和失养而裸露的黄土和泥路。艺术楼早已不复当年的盛景,它成了财经大学一个极不出色的学院,外墙陈旧斑驳,墙皮已有些脱落,看上去一片疮痍。体育楼前的人行横道上,砖块送动,人踩下去泥浆飞溅。真搞不懂,财经大学是如何去维护一个偌大的学校的,为什么自将师大转给其后似乎一切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变得破败而萧条。然而,他们毕竟还在这办公,在这教学。看那些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便可知道,这个北校区人亦不少。为什么他们对于设施的维护水平竟是如此之低劣。

我记得上一次来时,有一件情景当时让人深感痛心疾首——体育楼旁竟然成了财经大学的驾校,那一辆辆喷着“慢”字的教练车和这些车在草地上划下的一道车辙让人心伤不已,这实在是一种侮辱,赤裸裸的侮辱。曾经西南联大的后裔学府,竟然沦落成一个二流学校的驾校,在感叹暴殄天物之外却别无他法。这次再来,终于看不到那个驾校了,也看不到那些肆无忌惮的教练车了。这算是于心的一点小惊喜了。

之前的室外篮球场已完全荒废,球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拆下来的篮球架,一个带着耳机的学生在那空阔的场地上勤奋的学习街舞,只有他一人。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惊奇,近两三年来,财经大学的篮球水平直线上升,而师大、农大等昔日那些篮球霸主已日薄西山,财经大学更是破天荒的取得了CUBA西南赛区第五名的成绩,创造了云南高校篮球的记录。照这个成绩说,财大的篮球应该很为氛围,哪相到连室外篮球场都给拆了。旁边还有一个新建的篮球场,其中一个篮架上的篮圈也已掉落,因为还有小雨,球场上看不见一个打球的人。

足球场的衰落更让人痛心。昔日曾是中青队比赛时中韩两国的比赛场地,如今已完全失养,成了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园,不知名的高草将门框都已掩盖,跑道已基本看不出轨迹,球场外的栅栏东倒西歪的,时有明无。一条红布上的标语提醒着人们,财经大学2016年的校园足球比赛还曾在这里举行。真是令人难以想像,这样的竟然场地还能举办足球比赛,踢球的怎么想?球怎么想?

再回母校

破败的学校足球场

教学楼倒是重新装饰了一新,涂上了财经大学特有的色调,之前的几道入口都被分别编号并上锁,只有两道入口开放,分别有门卫把守。正是下午下课的时间,刚放学的学习熙熙攘攘,来往于其中。之前的几栋宿舍楼还在,还是原来的样子,原来的色调,只是更显得破旧了一些。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东西。楼外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人场鼎沸。记得2003年我刚到学校时,那是一块湿地,还有人牧马呢。而如今,早已钢筋混凝土包裹得严严实实了。

校园的食堂没有太大的改变,连餐盘都是我们之前用的那一种,当然批次不可能还是同一批,只是样式仍然没改。正是晚饭时间,打饭打水的学生很多,闻着菜饭飘出的味道,我却没有一丝食欲。

秋雨越下越大,冷冷的让人不胜惶恐。我在一家便利店的屋檐避雨,上学那会,这家便利店的位置是食堂前的广场,社团招募成员的地方,而如今这地方也被越宿越小了。在校园里闲逛了两个小时,偌大的校园竟然没有一个可对外的公共厕所。昔日的厕所,早被接收者填埋改造。而新建的,似乎完全没有必要提上日程。

雨稍微小了一些,我便迫不及待的冲出学校。昔日的母校早已沦为他人之所,破败的景色,萧条的校园,再也找不到昔日的足迹,凭空追悼也不过是徒增伤怀罢了。更重要的是,我需要找到一间厕所。校园不能解决之方便,校外总是会有的。学校外的小吃店倒还没有几间熟悉的没改,地球村仍在,大理小吃店仍在。相较于校内来说,他们的坚守更让我欣慰,虽然他们只不过是在盈利罢人,但终究他们还保存了我那时的回忆。

我离开了。我相信我仍然还会再回这个地方,不止一次的回来。虽然,这的牌匾已换了人,虽然这的景象早已萧条破败,虽然这的改变让人痛心疾首。然,这终究曾是我的母校,曾是我大学四年度过的地方。这,曾是云南师范大学龙泉路校区。

溪窗夜话

单位更名小记

2016-9-14 16:49:17

溪窗夜话

我回来了

2016-10-26 16: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