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大学有关的日子(七)

从2015年4月16日首写开始,《那些与大学有关的日子》系列的短文已写完第六篇了,这一篇是第七篇了。大学时光,应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了,他较好地承接了学生和社会人之间的联系,让懵懂的青春时光完美凋零,如若不懂得大学时光之美妙,那么你也很难了解生命之真善美。我的这个系列,真实的记录了我的大学生活,前面几篇里,我写过老师、同学、军训、考试、喝酒、实践等内容,唯独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只字片语。

从2015年4月16日首写开始,《那些与大学有关的日子》系列的短文已写完第六篇了,这一篇是第七篇了。大学时光,应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了,他较好地承接了学生和社会人之间的联系,让懵懂的青春时光完美凋零,如若不懂得大学时光之美妙,那么你也很难了解生命之真善美。我的这个系列,真实的记录了我的大学生活,前面几篇里,我写过老师、同学、军训、考试、喝酒、实践等内容,唯独没有写过关于爱情的只字片语。

没有写,并不是因为没有,而是从未想过何处下笔。七月份毕业,我是八月离开学校离开昆明的。离开的时候,也正如现在窗外的天气,阴晴不定,霖雨霏霏。火车拖着长长的汽笛声向大理出发,C在站台挥手告别,掩面痛哭。这便是我们离别时的情景,一眨眼就快接近十年光景了。

总会听人说“谁年轻时没有爱过几个人渣”,我很庆幸,我的年轻的时候遇到的人大抵都是好人,这算是命运对我最好的眷顾了。我的生命里,遭遇过许许多多的事,遇到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事和这些人在无形中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更加成熟,更好地走向平凡。然,无论何时,C都是我生命里不能忽视的人,她改变了我许多,确切地说,在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事上没有人比她做得更多。

C是我的师妹,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恰好小了一届。我应该感谢班里那些“热心”的同学,从大二开始,每年都会有许我单身的师兄热心满满地到门品迎接新生,不过被接走的大多都是面容娇好的女生而已。而我,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迎新活动,却坐收了这渔翁之利。

我和C的相处,极像古语之云的“相敬如宾”,当然少不得“赌书消得泼茶香”之类的兴趣。她是我大学时的挚友,又是严师,又如慈母,是最坚定支持我的人,又是对我管教最严的人,也是给我指了方向的人。

上大一和大二的时候,逃课成瘾,每周都要不厌其烦、斗智斗勇地逃课。其实,那时候课已经少得出奇了,每周只有一天下午有课,但我还是义无反顾的走上了逃课这条路,就好像不逃课的大学就不是大学似的,而有些事情一旦上瘾成为习惯就会变得很可怕,变得很难改变。C在改变这件事上是颇费了许多心思的。苦口婆心地规劝宣告失败,我就是喜欢睡到自然醒,习惯了。那时候我不住在学校,自己在校租房,乐得自由快活。C的办法简单有效,那便是将我的课表复印一份,掌握好我每天上的课。她会在上课前等着我一起吃早餐,不来是坚决不行的。我曾经有过一次撒谎的经历,没有准时到校,C就放弃了她的课程直接来找我,她的愤怒和我的内疚最终战胜习惯,从那以后只要首节有课我就再也没有逃过课了。而你知道的,大学里早晨第一节基本是有课的。是以,大学的最后两年,我几乎再也没有逃过课,大学四年,我有一个好的开始,而结果也是是让人满意的。

在我的记忆中,我和C之间的争吵很少,大的分歧更是几乎没有。她是那种理性而坚持的人,对于人和事,她的坚持大抵都是建立在理性之上,这对于我的人格养成有较大的帮助。我在高中,经历了一场本末倒置的成长,现在看来,那时候的人格几乎是快要扭曲了的。甚幸,在大学的时候遇见了C,她给我矫正了过来。她坚定地支持那些我喜欢的,她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在学琴的这件事了,她给了我最坚强的鼓励。大学四年,我有两年的时间在琴行里学琴,留长发,玩摇滚,干的都是别人认为离经叛道、不误正业的事情。可是,C支持我。虽然,对于音乐她的天赋实在算不上高,然,她坚定的支持去追求自己的爱好。

记得有一段时间,境况非常的窘迫。为了交学琴的学费,为了买设备,本就少得可怜的生活费被一割再割,不仅是捉襟见肘,有时候甚至可以到身无分文。每个人对于梦想的追求,总应该是以付出为代价的。这种付出,既包括时间,又包括精神,更包括金钱。那时候的银行科技,远没有现在发达,什么支付宝、网上银行之类的玩意儿还几乎没有,打款的方式只有汇款和转帐。而有时候,延迟是难免的,青黄不接之事便会因此而发生。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因为是周末的原因,银行到帐较晚,而身上唯一有的只有五元钱的现金了。两个人在地摊里吃了两个烤土豆,就这么过了一天。

C的家族条件比我好得多,她本不用过这样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我的梦想,让她牺牲了太多。

C喜欢吃土豆,她们那个地方的人都喜欢吃,甚至能将土豆当主食吃。刚开始的时候,我对于此事是觉得非常诧异,非常不可思议的。学校门口有许多小吃店,店口会有个很小的烧桌子,上面有土豆、豆腐、玉米之类的。无论什么人、熟悉不熟悉的都围坐在桌旁,自己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完日结账。每次去这样的小摊,都是C吃土豆,我吃烤豆腐。当然,有时候也难免会C的软磨硬泡之下勉为其难的吃点土豆。到后来,我们吃的都是一样的了,我也吃土豆,她也吃豆腐。土豆陪伴了我大学四年的生活,尤其是最后两年的量大大超出了我之前的设想。大学毕业后,我很少再吃土豆了,每次点菜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我都不会点土豆。因为,我在大学的时候吃的够多了。

图书馆的一楼是一个较大的房间,原先是一个小电影院。说是电影院,其实只是一块屏幕,一个投影仪,每晚播放两场电影,放的还是较新的电影。条件很一般,好在价格便宜,两块钱一场,我们经常去看。成龙和金喜善主演的《神话》,我们就是在那看的。后来,电影院撤销了,改成自习室。看电影只能去礼堂,那是胶片电影,不过几乎没有新片,我们在那看了《上帝也疯狂》。我们很少去外面的电影看,在我记忆里,我们似乎只去建设路的新建影城看过一次。

C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刘墉的书。而我,那时候对于这一类书很不感冒。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去学校图书馆看书,也就是一楼的那个自习室里看书。大多数的时候C拿的都是刘墉的书,我看的可能是历史、哲学,甚至于考古学。我曾经想过从事考古工作,当然那时候什么《盗墓笔记》之类的作品还没有出现。

C是去过我老家的,因为山遥路远我是不建议她去的,可是她坚持一定要去看看。现在想来,那也是件极好的事情,就像现在谁还想和我去看看老家,一切都不可能了,一切都已不再存在了。五一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家。那些曲折而颠簸路让C吃尽了苦头,她很少出这样的远门,更没有经历过这种境况的路。晕车的她几乎是一路吐着到家的,离家的时候,我只能选择了步行。而步行,也没让她轻松多少。

学校外面的空地,在我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是一片放牧的湿地。大四的时候已经开发成一个小区了,小区旁有一个公园。因为是新建的,环境还比较清新。晚饭后,我和C很喜欢去那散步,其实是因为她喜欢,那时候我对于散步之类的事情是全不喜欢的。公园里有一条鹅卵石铺筑的小路,路面不宽,曲折蜿蜒,旁边是一大片的薰衣草,尽头处是一个漂亮的湖泊。C最喜欢走在鹅卵石的小路上,迎着夕阳向着湖泊缓缓前进。我则在小路的外延跟着她的步伐前进,我不喜欢脚踩在鹅卵石的感觉,会让脚感觉有些生疼。有时候,她会忽然停下来,拉着我的手说:“佳能,你说将来有一天你会不会忘了我?”那一刻,夕阳的余晖正好洒在她的脸上。

2006年的冬天,昆明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校园里到处都是堆得很厚的雪,学生在其中嬉戏打闹,不亦乐乎。我和C也参与其中,并请人拍了张照片,那时候的科技水平远比现在落后得多,数码相机还少得可怜,拍照和洗照片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那张照片,是我和她在一起以来拍的第一张合照。虽然,那时候我已经快毕业了。那个冬天,我第一次看见下雪。

大四下学期,临别在即,压抑了四年同窗之情开始井喷,似乎大家都知道有些人可能今后都不会再见了。聚会总是隔三差五,聚会总是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间,一日又一日的时间就这么过了。我本该有更多的时间陪她,却将最后的时间交给了聚会。有时候,大家也会聚集在我那,一桌人围在一起煮火锅,喝老酒,做为主人的我难免会多喝两杯,不胜酒力,每每饮醉。C知道我们毕业在即,对于这些聚会她从无怨言。她会静静看我们的酒后百态,在客人散尽后收拾好那一地的狼藉。在安顿完我之后,才自己回去学校。现在想来,实在愧疚得很。

对于未来,我们没有设想过无数种可能,我们只设想过两种可能。一种是她的家乡,一种是我的家乡。当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离别迫在眼前,她用尽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为我们的未来努力着。她甚至写信给自己的父亲祥谈的我们之间的事情。我现在还记得那天下午她带我去见她父亲的场景:我刚从教室出来,她和她父亲的司机就等在楼将我接了过去,她的父亲倒也是一个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我们谈的也是直入主题,没有任何的拐弯抹角。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着C预想的最好的方向发展。可是,最后的最后,我走的路却背弃了这两种可能。我们没有选择我的家乡,也没有选择她的家乡,我在另一个城市孤独的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生活。

也许,我注定是孤独的。

我现在还记得。火车拖着长长的汽笛声向大理出发,C在站台挥手告别,掩面痛哭,娇小的身影在茫茫的人海中渐渐模糊。

那些与大学有关的日子(七)

 

 

溪窗夜话

热血三国里的时光

2016-11-3 15:23:44

溪窗夜话

立冬过后

2016-11-12 2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