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一书收集的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年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并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此书写于云南,其研究内容又与云南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根据南昌大学尚田老师推荐的书单,我在近期重读了费孝通先生的著作《乡土中国》,根据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和《后记》里交待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乡土中国》一书收集的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年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并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此书写于云南,其研究内容又与云南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云南农村人,又是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前身便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又接受过社会学专业教育的人,我对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有着莫名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乡土中国》从成书到现在已是八十余年光景,但在重读这本书时,我丝毫感觉不到时代变迁所带来的距离感,书中所写的很多内容感觉就发生在昨天,发生在我年少时生我养我的故土,这也恰恰说明当今的中国还没有完成从乡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完全蜕变,因此,无论是了解乡村组合结构还是乡村发展模式或是乡村文化习俗,《乡土中国》这本书直到今天还是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乡土中国》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共十四篇,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的形成、特征与本质,其所包含的内容已远远超越了社会学。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是“我借'乡村社会学'这一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他通过这本书,从社会学层面上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他在书中解释了很多现象,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概念,比如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通过引入“西方陆沈论”的阿波罗式和浮士德式两种文化模式,对比西方社会社会的特点,进一步论证中国乡土社会的文化是由乡土社会的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乡土社会的整个历史地理环境决定的。

关于“乡土”的概念,费孝通先生在第一篇《乡土本色》中开宗明义的写道,中国国家结构的基层便是乡土,构成这个国家的最下一层维系纽带,正是乡土性,乡既不是特指乡下,土也非土头土脑,而是一种情感,一种牵连,是人与土地有着关于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土思安,故土难离。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表明,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彻底的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农业国家,土地是几千年来维系中国农民和家庭的根本纽带载体。对中国人来说,家乡的土地就是饭碗,就是生存,就是根。这种观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渐渐地流入到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于是,中国人开始离不开故乡的泥土,所有中国人的心都被牢牢禁锢在屋外的土地上,游子在外如浮萍飘零无根,终归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才算是真正心有所依。因为土地的维系与禁锢,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稳情节,中庸的处世之道,安定的人生追求,造就了渊远流传的中华文明。于是乎,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了深深的乡土气息,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深的乡土气息。

对于乡人所生长的农村,费孝通先生的介定是自然条件与家族观念决定了中国的基本聚落形式——农村,是一个内向的,封闭性的完整聚居环境,其中的每一户人家存在实际或理论上,或多或少的某种关系,这是亲密而纯粹的,邻里之间保持着基于善意的密切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味道是乡土的。而现今更多人迁入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层建筑居住,一个个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离,也分割了心理的联系。按费孝通先生的说法,现在的人更类似于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相互隔绝并且相互孤立,带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独,在内又缺乏相互支持。乡土社会与之不同,虽然村与村之间相互隔绝独立存在,但在内部有足够的交流和相互支持,村落得以建立,最初的一批开创者必然相互存在高度的信任,这种信任和心理的亲近随着繁衍而延续,人与人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相对熟悉,经过数代的延续,就成为一地的故土感情,这造成了人与人、村落与村落的差异,乡土味与城市味的差异,也造就了中国人的代代乡愁。

费孝通先生还在书里阐述和文字下乡、差序格局、家族本位、礼制秩序、乡土地缘等内容,从细节深处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安稳又波澜壮阔的乡土画卷。时代在发展,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变化,有些变化是进步,而有些变化则很难界定其性质。如费孝通先生提及的,钢铁的城里人看乡土的村落人,会因为其文化认知的相对不足而以为其“愚”;与之相应的是乡土的村落人眼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钢铁的城里人,因为基本生存能力的相对缺失,也是“愚”的。这是时间推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乡土与城市的分歧,在起点,整个中国都是乡土的,是真正的乡土中国;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国出现了,并且与乡土中国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文化的差异也就再所难免。乡土社会是靠最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和思考来配合个人之间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存和熟悉的,使人感觉到是自然的。只有生死于斯的人群才能培养出这种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共同思维,其中各个人之间有着高度的了解,这一切就是乡土观念和乡土情怀,其中最大的离心力,只不过是人的个体差异和必然的性别区分而已。 在乡土中国,传统儒家观念和道德伦理是同一片乡土上的人们接受同一种意识的基础,封建礼教精神结构的遗存,家族体系长老权威的残影,既束缚着这片土地上的人,维系着男女伦理关系与繁衍的需要,也维持了整个族群发展延续,更是维持了几千年中国乡土社会的稳定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城市化越来越改变着中国基层农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是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礼仪法治、发展节奏等方面,中国的乡村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但站在发展和客观的角度看,乡村仍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土情怀仍是中国人心中最看重、最珍视的情怀,这种情怀既包括对天然熟悉的故土的怀念,也包括对那一种思维逻辑的认同。这是中国的现实,也是中国的特色,更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刻在骨子里的印记。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一次次创造了电视剧都难以企及收视狂潮,从另一面印证了中国人的这一情怀——舌尖上美食诱惑,更多的是庞大的外出人员对家乡的味道的怀念,是对乡土的归属。当前的中国正在以引领世界的速度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可能舍弃甚至牺牲关于乡土的这份情怀,相反,我们正在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规划等方式加强农村建设,让更多的乡民享受更好的生活,以国家的层面重塑乡土精神,所以我们才自豪的说“要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乡愁”。我们有理由相信,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和它所引发的对乡土的思考,在探索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振兴规划等工作上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值得熟读和深思一本好书。

山居笔记

唯愿世间皆美好

2021-2-8 17:24:57

山居笔记

《外婆的小吃店》书评

2024-11-4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