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交通决策参考》,挺受震撼的。上半年我国公路半年投资近6000亿元,云南上半年公路投资近90亿元,差距何其之大也。而与我们邻近的广西,前5月已完成交通投资167.6亿元,与广西的差距还不止与此。据悉,广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实施方案》,决定用3年时间投资6300亿元,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做为一名公路人,不得不感叹,同是西南之省,差距何其大也。目前云南的状况是还有怒江、临沧、迪庆等州市尚未通高速公路,而大多数县组城市基本都是三级或四级道路,二级道路贯通的县级城市还不多。我们的水平还在这呢,人家广西要县县通高速了。这样的大手笔,何日能在云南实现呢?
北大学者薛兆丰观点认为,道路是私用品,是给用得起应该用的人使用的。有学者反驳认为,道路是准公共产品。恰好,我本人学的也是管理学,对公共产品也略知一二,虽不能与专家学者观念相提并论,但至少分析也不会太离谱。我个人认为,道路是公共产品。共公产品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非排它性,你用了别人也可以使用,因此道路的使用成本只能由国家,由政府买单。至少,目前就我们所养护的公路是这样的,政府靠税收来为道路损害修复买单,实现公路运行保障交通,保障百姓出行。因此,这就引申出一个现实的问题,云南的道路水平和规划相比较广西来说,差距如此之大,这同样责任应该在于政府。毕竟,这是公共产品,是政府买单提供的公共产品,其它行业或个人无法涉足也无法改变。
云南公路养护行业一直在提一种说法,叫“重建轻养”,意思就是说云南这边只重视公路建设,轻视公路养护。养护投入资金一直不足,且不到位。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建成后的公路路况质量急剧下降,整体路况水平非常差,“十一五”交通部进行的国检评比中,云南“光荣”保持了倒数第一名的“好成绩”,大有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势。的确,就算你有庞大的养护队伍也于事无济,养护是一个讲成本的技术活,没有资金投入有人也不行,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云南目前16个地州(市)加起来一年的小修保养费用仅为10亿元,尚不足山东泰安一个市养护费用的一半,差距如此。没有投入,怎么会有产出?路况在全国排倒数第一也就合情合理了。这也是“轻养”的直接结果了吧。
然而,我们的“重建'结果呢?似乎也不尽如人意,当广西在规划县县通高速的时候,云南还在为实现州市通高速公路而苦苦努力,要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可能遥遥无期,甚至是下个世纪的事了。这个”建“似乎也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得多得多了。这就是云南公路的现实,你可以不懂这个中奥妙,但你得关心它,毕竟公路与你息息相关,你出门就得坐车,无论你愿不愿意。就像你上昆明就得堵车一样,无论你愿不愿意。这就是现实。
公路这个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你改变不了,我也改变不了。能改变它的只有买单的人了。要真正实现公路服务产品质量的提高,还得看买单的人愿不愿投入?有没有能力投入?这就成了典型的经济学了,需求是很盛了,但是决定权在于供给。百姓的需求仅能来自于政府愿意且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这才是最根本的。
孙中山说:”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古往今来,公路在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秦开三尺道,到丝绸之路,到抗战血线滇缅公路,公路为云南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贡献。当前,正当”桥头堡“战略实施的关键时间,规划要将云南打造成全国面向东南亚的港口,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国家的纽带。没有公路怎么能行,公路通行不畅怎么能行,路网规划不合理怎么能行,公路服务质量低下怎么能行?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是时候加大交通投入,改善公路服务质量了。更何况,这样能缩小与全国公路服务水平的差距,这可是大政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