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将《傲慢与偏见》读完了。我的阅读习惯与别人不一样,阅读随性。子史经集、小说、散文、杂文、科技、军事什么都看,不过从不看穿越小说。我一直坚持认为,除了黄易先生的《寻秦记》外,其它穿越小说大都不值得细读,尤其是在如今穿越小说泛滥的年代,穿越小说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问题日益明显,且小说质量参差不齐,营养价值不高,有些穿越小说甚至毫无营养价值。人的时间与精力本来有限,阅读的时间更是有限,选择什么样的书当然至关重要了。《寻秦记》我是看过的,它可以说是穿越小说的开山鼻祖,自《寻秦记》后就没有认真读过穿越小说了,有时候打开一本小说,名字起得挺好,读了两页发现是穿越小说,我便果然将其束之高阁。
我读书随性还有一习惯,便是有时候会同时读几本书。对于大多数阅读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件极有痛苦的事情,会打乱自己的思维,甚至会让故事情节张冠李戴。但是,对我来说,这种随性已经成为了习惯,同时看几部书对我来说或许影响不大。许多看书,尤其是看小说的读者,多数在乎的是结果,在乎的是故事情节。而我读书,很多时候更在意写作的手法与句子的精妙,而对于情节在意的反而更少。正因为如此,同时看几部书对我影响才不至于很大。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应该算是世界名著,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教材里或是在书店里看到其相关的介绍,只是我一直未曾有机会静下心来拜读,我甚至连相关的电影也没有看过。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不知道过程与结局,才会让我在读书的时候对此有一种期盼,有一种想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动力。
《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情节应该是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口味的,是国人都喜欢的那种皆大欢喜的结局。故事的最后,男主角和女主角顺理成章的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单从结局来说,故事未必俗套,但其过程但是令人欣慰的,至少对于第一次阅读,对于不知道结果的人来说,这过程值得你一直读下去,值得你去探索最后的结果。
《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傲慢的男主人公达西和对其有偏见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从相遇到相知,最后在一起的过程。男主角的登场时候的傲慢让女主角从开始就生厌,再加上之中有人雪上加霜的恶言中伤,将达西形容成一个极差无理、卑鄙无耻的人,因为这些偏见,伊丽莎白对达西的感觉已是恨至极,于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达西对他的求婚。之后的达西深深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痛改前非,将傲慢的性格统统驱逐。而对于伊丽莎白的偏见,也在故事的发展中渐渐明子的真相,真相大白后,所有的偏见就此消失,达西还是那个高尚的达西,并且是不再傲慢的达西。于是,两个人当然理所应当的走到了一起。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心理活动的片段,写得极为细腻,尤其把女主公对达西的分析、猜测,由此产生的忐忑内疚和矛盾写得很传神逼真 。也正是这些心理活动的串联将伊丽莎白对达西从恨到爱的过程很好的过渡出来,读来合情合理。
当然,每部小说都有他自己的剧情,而小说能打动人的情节又因人而异。于我而言,傲慢与偏见之中 ,傲慢固然可怕,但是相较与偏见而言,傲慢的可怕都可以算做不可怕了。人生在世,吃的都是五谷杂粮,谁会没有点缺点,傲慢也是一种缺点,重要的是别人如何看你。而偏见对于两个人之间的有影响却是致命的,偏见的人往往只看见你的缺点,却将你的优点视而不见,这样的结果自然的缺点越来越大,优点越来越小,到最后也就彻底否定了别人。这些也算是活了三十年来的真实感触吧,对于任何人,我们不应在毫无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妄下结论,无论是好结论还是坏结论都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负责。就像小说里的韦翰,那个表面上绅士体面、风采迷人的男人竟然是彻头彻尾的卑鄙者,一个无耻至极的登徒子。而那个被韦翰形容成自私自利、忘恩负义的达西却是真真正正的正人君子。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以至于偏见无处不在。要么让首因效应主导了自己,要么“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误导了自己,其结果都是不正确的看待了别人。我认为,读《傲慢与偏见》对于这种错误应该是有帮助的。少固执,少自信,有包容、宽容、理解,多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想问题,或许我们的偏见能少一些,或许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别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当然,《傲慢与偏见》也让我们从小说的角度还原了那个时代英国贵族的生活。花园、洋房、佣人、马车,驻扎在村庄的部队,另类的遗产继承法则,礼节至少的社会,高尚而有风度的绅士……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或是我们这个国度里所无法想像的。而我认为,去掉那些所谓的繁缛礼节,我认为彬彬有礼和高尚的品格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正是缺少这样的品德。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自己内心的修行与追求,是我自我的人格肯定,而不是高尚给别人去看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群体,总会有那个几个卑鄙无耻、趋炎附势的小人。于是,高尚者和卑鄙的矛盾再所难免。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大多数时候,这一场矛盾的斗争都是以君子卓然不合群的孤立中结束,像屈原那般众人皆醉我独醒。因为,这只是一个肤浅喧嚣的世界。